廣西建院7月31日訊(設備與環境學院 文/黃宇 羅春穎 凌翠蓮 圖/徐靜 段春毅)為助力鄉村振興,鼓勵青年學子理論聯系實際,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7月25日至28日,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筑鄉共凈”——服務生態、產業、文化振興實踐團師生14人深入廣西南寧市那陳鎮西盛村展開2022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生態振興,守護綠水青山打造宜居鄉村
西盛村處于南寧市良慶區那陳鎮的最南邊,位于十萬大山北面,山清水秀。7月26日,實踐團成員在第一書記楊盈斌書記的帶領下,來到西盛村清凈坡開展水質調研,保護水源活動。團隊成員采集了水庫水樣,對水樣進行了檢測,利用專業知識對水源污染防治和飲用水安全保障進行了科學的指導。
隨后,實踐團圍繞“綠水青山,美麗西盛”的主題,開展守護水質安全,保護環境的教育活動?;顒右該尨鸬男问竭M行,村民積極踴躍參與,通過活動的開展,保障用水安全,保護環境的意識深入村民心中。
產業振興,聚焦優勢資源打造特色產業
為服務產業振興,實踐團成員深挖當地優勢特色,對優勢特色產業進行實地調研走訪。在黑山羊養殖場,為養殖場進行了土地測量,為養殖場的擴建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持;在光伏發電酒廠,對酒廠的光伏發電新能源項目進行了推廣宣傳;在國王坡的藏香豬養殖場,為養殖場農戶進行了一體化生態養殖產業鏈的規劃;助力打造特色鮮明的高端原生態畜牧家禽項目。實踐團成員通過調研,提出因地制宜發展優勢農產品、壯大西盛村優勢產業的方案,助力規劃西盛產業發展新藍圖。
文化振興,推進鄉風文明打造文化陣地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實踐團結合“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主題,為西盛村繪制了文化墻繪。實踐團隊員首先對墻面進行翻新亮化,然后在墻上進行繪制。文化主題墻黨旗飄揚,紅色文化引領西盛村傳承紅色基因,為建設美麗西盛,建立美好家園而努力。
此外,實踐團成員還深入那棉坡、西支坡等地,進行國家反詐中心app的應用推廣,引導村民進行身份認證并講解防詐騙小知識,旨在保護村民的“錢袋子”,并向家長宣傳中小學生義務教育新政策。
此次赴西盛村服務生態、產業、文化振興實踐活動,讓實踐團成員深入鄉村,真正上了一堂鄉村振興的“大思政課”,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號角已吹響,西盛村的發展藍圖已繪就,新時代的青年學子,立足新時代,為啟航鄉村振興新征程貢獻青春力量!
審核:黨委宣傳部 龔 劍
編輯:黨委宣傳部 韋植巍
實踐團成員對西盛村清凈坡水庫進行水質調研
村民積極踴躍參與保障用水安全主題活動
實踐團成員在西盛村黑山羊養殖場合影
實踐團成員繪制的西盛村文化墻
實踐團師生向村民宣傳義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