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建院7月28日訊(建筑與規劃學院 文/劉云 蔣萍 張懸鵬 圖/覃俞銘)2022年6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開展2022年鄉村建設評價工作的通知》,在全國選取102個縣作為樣本縣開展2022年鄉村建設評價工作,通過現場調研、入戶訪談等數據采集工作,為國家制定鄉村建設政策提供基礎數據支撐。我區恭城瑤族自治縣、凌云等四個縣入選國家級樣本縣。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鄉村振興研究院根據住建部、廣西住建廳統一安排部署,組建專家團隊開展此項工作,學校“拯救老屋”社會實踐團師生與建筑與規劃學院骨干教師于2022年7月18日至21日隨行前往恭城瑤族自治縣2鎮1鄉9村開展鄉村建設評價實地調研工作。
學習培訓正當時,責任在肩擔使命
鄉村建設評價是推進鄉村建設的重要平臺和抓手,對于提升鄉村建設水平發揮重要作用。7月19日在恭城瑤族自治縣政府會議室召開了2022年鄉村建設評價工作動員部署培訓暨座談會。作為入村調研前培訓會,“拯救老屋”實踐團師生參加了會議,對鄉村建設評價工作的重要意義、工作目標工作要求及工作步驟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為入村開展數據采集、問卷調查、現場調研工作做足功課。能夠參與到鄉村建設評價工作中,了解鄉村發展大勢,是建院學子的幸事,也是青年學子奮斗擔當的體現。
深入鄉村看發展,走訪座談曉村情
在為期3天的入村調研中,“拯救老屋”實踐團師生隨專家團隊先后到了蓮花鎮紅巖村、嘉會鎮泗安村、觀音鄉觀音村等9個行政村實地調研,參加了與村干部的交流座談,了解當前鄉村產業發展、農房建設、村級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等情況與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入戶調研,采集村民的收入、住宅、生活、教育、醫療等相關數據,同時實地考察了鄉村綠化美化、村容村貌提升,古建筑保護以及新農居建設等情況。
無懼烈日與酷暑,青春實踐不止步
正值七月盛夏即便酷暑難耐,依然擋不住實踐團師生熱情的步伐。3天里“拯救老屋”實踐團師生奔波于數十個村屯,走訪考察、入戶調研、頭頂烈日、腳踏熱浪、揮灑汗水、克服疲勞、堅守崗位,順利完成鄉村建設評價數據采集與整理歸納任務。本次活動得到了住建部專家組清華大學教授團隊和自治區專家組的現場指導,并對我校師生在鄉村建設評價工作的辛苦付出和專業服務給予高度評價,為我校今后與高水平專業團隊和高等學府展開更多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堅定信念跟黨走,發揮專長助振興
長期以來,建筑與規劃學院堅持“實踐貫穿?專創融合”鄉建人才培養模式,實踐中,以專項行動為引領,師生深入鄉間田野,把課堂放到田間地頭,把試卷寫進鄉舍農院。在行走的鄉村的實踐思政課堂里,團隊師生看到了村里的變化翻天覆地,感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積極進展,看到了鄉村干部群眾堅定的信念、十足的干勁,見證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的改善提升,同時也認識到了鄉村振興的任重道遠,吾輩應立足社會責任,厚植家國情懷,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審核:黨委宣傳部 龔 劍
編輯:黨委宣傳部 韋植巍
“拯救老屋”實踐團師生出發前合影
鄉村建設評價工作動員部署培訓會
與觀音村村干部座談交流
走訪農戶
收集古建筑相關數據
進行現場勘察測量
在紅巖村調研后合影
專家組與清華大學教授團隊現場交流方案
與筆山村委調研訪談
與專家組、清華大學教授團隊一起進行村民訪談
與專家組、清華大學教授團隊及村民合影
與專家組、清華大學教授團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