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建院7月26日訊(藝術設計學院 文/謝安妮 蔡錦培 圖/楊永玲 譚翠丹)為了拓寬扶貧安置區小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及愛國愛黨意識,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7月14日至17日,藝術設計學院“強國有我,與愛同行”志愿服務團在南寧市隆安縣易地扶貧搬遷震東集中安置區廣西青空間開展了為期四天的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期間,志愿服務團成員將自身專業知識與志愿服務活動相結合,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故事、美術、舞蹈、音樂、手工、演講與口才、自護教育、戶外團輔活動、美化社區實踐活動及民族知識小課堂等一系列志愿服務課程。此次的志愿服務活動,不僅為扶貧安置區的小朋友們提供了在活動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的服務平臺,也讓小朋友們學有所成,達到了志愿服務預期的效果。
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故事活動過程中,志愿服務團成員通過播放紅色影片《閃閃紅星》、講述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誦讀紅色詩歌、“云”參觀香山革命紀念館等方式,讓小朋友們更直觀地了解祖國的歷史國情,感受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重溫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增強愛國愛黨意識。
在開展演講與口才活動過程中,志愿服務團成員引導小朋友們以“吾有所愛,其名華夏”為主題讓孩子們上臺進行演講,讓小朋友們用演講的方式表達出最真摯的愛國情感。志愿服務團成員們耐心地進行引導、點評和指導,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優點,勇敢地展現自我,提高了學生的演講水平、交際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全面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美術課程活動中,志愿服務團成員運用自己在建筑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上的知識和技能,通過簡單有趣的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以“我的家”為主題,讓小朋友們用手中的畫筆來展現自己理想中的家及家周邊的環境,激發了小朋友們的藝術興趣,讓他們在快樂學習的同時感知藝術知識,感受藝術魅力,也培養了他們努力學習的信心與決心。
在手工活動過程中,志愿服務團成員積極引導小朋友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手中的扭扭棒做出自己想象中的物品,在制作手工作品的過程中,小朋友們從中培養了自己的觀察能力、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志愿服務團成員在其中給予的鼓勵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磨礪了他們的意志力。
在音樂、舞蹈活動中,小朋友們在志愿服務團成員的指導下學習了《國家》手勢舞,學習了歌曲《祖國祖國我愛你》,學會了以愛國歌舞的形式來表達愛國的情懷。
在戶外團輔活動中,志愿服務團成員們組織小朋友們進行了“趣味障礙跑圈”、“水杯接力賽”等戶外活動,活動結束后讓小朋友們分享心得體會,讓孩子們在快樂活動、強身健體的同時學習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志愿服務團成員們用心地組織著、引導著,展現了青年學子匯集青春力量為扶貧安置區小學生帶去關愛、帶去溫暖的良好精神風貌。
在美化社區實踐活動中,志愿服務團成員們充分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對社區環境進行美化,用畫筆的繽紛色彩,為原本樸素的一段階梯、一面白墻,帶去了亮麗的色彩。一墻一文化,一畫一風景,美觀的藝術墻繪成為隆安縣易地扶貧搬遷震東集中安置區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社區的一處亮點,志愿服務團成員們引導小朋友們一起,感受藝術的動人之處,以畫筆描摹文化氣象,把美注入社區,助力社區構筑新風貌。
活動的最后一天,志愿服務團成員為小朋友們舉行了意義豐富的結課儀式,共同回顧了之前一系列形式多樣且積極向上的活動。在分享活動體會過程中,小朋友們表示:“強國有我,與愛同行”志愿服務團為我們開展了許多豐富有趣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在快樂中成長,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到很多有用的知識,希望每年暑假都有這樣的活動。志愿服務團成員也鼓勵小朋友們多利用暑假時間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在活動中收獲知識,收獲成長。最后,志愿服務團成員們為小朋友們分發了禮品。
通過此次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活動,藝術設計學院“強國有我,與愛同行”志愿服務團收獲滿滿,為扶貧安置區小朋友們帶去快樂,帶去知識的同時,志愿服務團成員們也在實踐中增長了才干,在實踐中增長了學識,將專業知識運用到了志愿服務當中,在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中彰顯了青春色彩,貢獻了青春力量!
審核:黨委宣傳部 龔 劍
編輯:黨委宣傳部 韋植巍
“強國有我,與愛同行”志愿服務團出發前合影
“強國有我,與愛同行”志愿服務團抵達青空間合影
孩子們在認真聆聽紅軍長征、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
孩子們上臺演講后志愿服務團成員進行點評與指導
孩子們展示自己創作的“我的家”美術作品
小朋友們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
小朋友們正在學習歌曲《祖國祖國我愛你》
小朋友們正在學習《國家》手勢舞
志愿服務團成員組織孩子們進行戶外團輔活動“趣味障礙跑圈”
志愿服務團成員與小朋友一起進行階梯繪畫
小朋友們在志愿服務團成員的引導下進行涂色
美化后的階梯
美化后的圍墻
結課儀式上志愿服務團成員為小朋友們分發小禮物
志愿服務團成員與小朋友們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