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竞技-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今天是:
教工 學生 家長
ENGLISH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校園生活 >> 正文

美育浸潤瑤族社區,青春賦能文化振興——廣西建院“育美鄉情”實踐團赴河池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發布時間:2024-07-25     點擊:[]

廣西建院7月19日訊(土木工程學院 /馮光帆 圖/孫藝菡 嚴秀蘆)為引導青年學子在深挖鄉村民族美育元素中傳承中華民族文明,7月13日至19日,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育美鄉情”實踐團赴河池開展鄉村“美育+”社會實踐活動。

“美育+調研”,探尋白褲瑤族文化

在南丹縣朵努社區調研期間,“育美鄉情”實踐團到南丹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實踐基地參觀學習,對34處白褲瑤族傳統建筑進行現場勘察,形成傳統建筑保護建議報告3份;實地走訪了320戶白褲瑤族居民,并發放問卷508份,深入學習了當地歷史文化,了解易地搬遷后白褲瑤族文化傳承發展情況。

實踐團在朵努社區開展“我與村干面對面”座談會

實踐團參觀南丹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實踐基地展示館

實踐團對白褲瑤族傳統建筑進行現場測量

實踐團到千家瑤寨調研學習

實踐團深入白褲瑤族群眾家中開展調研

“美育+非遺”,傳承少數民族技藝

在南丹縣八圩瑤族鄉實踐期間,“育美鄉情”實踐團深入國家級非遺瑤族服飾傳習示范戶等,拜訪國家級鄉村工匠名師黎鳳珍等5位非遺傳承人,學習他們為鄉村產業振興和文化振興作出卓越貢獻的先進事跡,并現場體驗白褲瑤族服飾制作、銅鼓舞表演、打陀螺等6個非遺項目。此外,實踐團成員還面向當地少數民族群眾進行了3場美育+非遺主題宣講,獲得一致好評。

國家級鄉村工匠名師黎鳳珍向實踐團介紹白褲瑤族服飾

實踐團成員現場體驗白褲瑤族服飾制作

實踐團成員現場體驗銅鼓舞表演

實踐團開展美育+非遺主題宣講

“美育+支教”,關愛留守兒童身心

“育美鄉情”實踐團與朵努社區共建大學生美育實踐基地,為南丹縣朵努社區留守兒童精心設計美育支教課程,結合白褲瑤族文化,面向近200名留守兒童開展了白瑤童帽繪畫、猴棍舞、紅色歌曲傳唱、普通話培訓等為期3天的課程教學,指導白褲瑤族留守兒童完成繪畫作品120幅,舉辦2場“以美育人,為愛同行”美育支教成果展,并自發籌款向白褲瑤族留守兒童捐贈水彩筆等美育教學用具182套,充分表達對當地留守兒童的關愛。

實踐團與南丹縣里湖瑤族鄉朵努社區共建大學生美育實踐基地

白瑤童帽繪畫教學

美育支教成果展

實踐團愛心教具捐贈儀式

“美育+景觀”,繪筑鄉村小微景觀

調研學習之余,育美鄉情實踐團為群眾辦好惠民實事。在南丹縣朵努社區開展小微景觀畫繪制過程中,實踐團清理10余處破舊墻面、道路巖石表面、村道路面,結合白褲瑤族文化特色、傳統習俗和歷史故事,完成具有白褲瑤族特色的小微圖景12幅,為少數民族社區營造美育特色和藝術氛圍。實踐團積極與都安縣澄江鎮自成村共建大學生美育實踐基地,在助力群眾建造“小微菜園”過程中,實踐團立足美育特長和建筑專業,不懼驕陽、團結協作,幫助群眾設計圈建“小微菜園”共40余平方米,取得階段性成果。

實踐團成員在南丹縣里湖瑤族鄉朵努社區破舊墻面繪制小微景觀圖

小微景觀圖(一)

小微景觀圖(二)

實踐團與都安縣澄江鎮自成村共建大學生美育實踐基地

實踐團在都安縣澄江鎮自成村“小微菜園”進行砌筑



尊敬的來信人,您好!

感謝您對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發展建設的關心與支持,為使您的來信能得到及時辦理和明確答復,請您按以下要求來信:

1.請您在來信中注明真實姓名、聯系方式等,以便及時反饋辦理情況,信訪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2.請您遵循“一事一信”原則,簡明扼要、實事求是地闡述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簡要經過、需要解決的問題和訴求。

3.請您客觀真實反映情況和問題,對所反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

4.校長信箱:gxjzyxzxx@163.com。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辦公室